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白海豚保護基地在珠海奠基



2008-5-7
圖:白海豚保護基地規劃圖

【本報記者方俊明珠海六日電】全國首個中華白海豚保護基地今天在珠海淇澳島奠基動工。記者獲悉,受海水污染、填海圍墾、海底爆破等因素影響,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環境日漸惡劣,加上港珠澳大橋招標開工在即,目前粵港正致力構建「保育聯盟」,全面整合兩地保護與科研力量,制訂應急拯救方案和健全保育數據庫,建立跨區域合作保護網絡。

白海豚數量劇減
目前,珠江口是素有「海上國寶」之稱的中華白海豚最重要的家園,數量佔全國僅存白海豚的八成以上,但近年受水質污染、填海圍墾、漁業資源枯竭、海底爆破等影響,其數量在急劇減少。據中國水產科研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專家研究預測,珠江口白海豚種群數量年降幅在百分之六至八之間,瀕危程度堪憂。

據設在珠海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最新透露,現時珠江口僅存白海豚約一千二百頭,自○三年至今該局已發現死亡二十二頭;而香港方面統計,一九九五年至去年間擱淺死亡的海豚呈逐步上升趨勢,平均每年十頭。

訂應急拯救方案
「值得慶幸的是,由於粵港都劃設了保護區,目前內伶仃島周邊水域和香港大嶼山以西海域的水質仍然良好,整體環境未遭大的破壞。但即將上馬的港珠澳大橋、深圳港銅鼓航道、廣州港航道疏浚等工程,都恰巧從白海豚生活區域穿過。」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有關負責人擔憂,這系列的大型海上作業將會使海底沉積的大量有毒物質和重金屬泛起,導致整個保護區海域長時間遭受重複重度污染,並影響到白海豚的棲息、覓食和繁殖等生理行為。

據透露,目前粵港兩地的漁業部門、科研機構及高校專家在高度關注這些海上工程環評與保護措施的同時,也正致力構建中華白海豚「保育聯盟」,全面整合兩地保護與科研力量,制訂應急拯救方案和健全保育數據庫,建立跨區域合作保護網絡;而當前首要工作是集中力量摸清珠江口白海豚種群數量及其分布區域,以制定針對性的搶救保育措施。現時廣東科研專家正借鑒香港做法,利用圖片對照、活體抽檢等形式確定研究對象,在海豚體內植入信號發射芯片進行個體定位,推動前沿技術向海洋生物保護方向轉移。

而今天奠基動工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珠海)淇澳基地,將集管理指揮、科研、救護於一體,建成後一次可對四頭白海豚實施救護。該基地一期工程將佔地逾八千六百平方米,規劃二、三期工程將結合生態旅遊開發,完善海域配套設施建設,並逐步轉入嘗試白海豚的繁殖計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